假离婚吞食了真苦果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浏览文章

假离婚吞食了真苦果

发布时间:2011/1/11  浏览数: 987 次  浏览字体:[ ]
  

  几乎在去年“限购令”出台的同时,就有一些声音预言将会引发一拨“离婚潮”,这婚当然不是真离,而是为了自家能多买一套住房享受优惠政策而上演的“苦肉计”。等钻成了空子、买成了房子,然后夫妻两人再“复婚”。这主意打得挺美,很多人为了这实实在在的利益甘愿铤而走险,那些感情经得起考验的倒也罢了,但最后“破罐破摔”、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的也不在少数,有的甚至从民事纠纷升级到了流血的刑事案件。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。

  法制日报1月6日就发文专门讨论了这种“婚姻工具化”的现象,人们利用婚姻这样一件原本非常神圣的、纯洁的事,来达到自己的种种目的。其实,不单是在买房上,在子女入学、拆迁补偿、海外移民等很多方面,我们都能见到“假结婚”、“假离婚”的身影,而结果往往又伴随其中一方巨大的精神物质损失。究竟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呢?我们是应该在承认逐利是人类天性后针砭制度漏洞呢,还是应该反思人类自身无止尽的贪欲呢?

  结构主义者可能会更多从政策和制度方面找原因。他们认为,类似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政策设计不合理、资源分配不均衡所造成的。譬如学籍是按户籍所在地划分,夫妻为了省赞助费就假离婚带孩子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;譬如拆迁是按照户数来进行补偿的,于是又假离婚“一家拆两家”为得到更多补偿款;再譬如现在买房又按“户”放贷,假离婚自然又成为了“杀手锏”。那么是不是可以打破以“户”作为标准来制定政策呢?除此以外,有关部门还可以制定相关的配套监管措施。加强“打假”力度,一旦查出有这种欺诈行为的,加大惩处力度,让投机的人们意识到作假成本高昂,自然就不敢再作假了。

  与此同时,我们也看到政府在调控时,有时更愿意使用行政调控手段,而不是市场手段,似乎是不太放心经济杠杆这只无形的市场之手,还因为前者直接见效快。然而事实已经证明,抑制需求只是治标不治本,因为以国人智慧,无论刚需还是投资性需求,都是能见缝插针、给点阳光就灿烂的。

  而主观主义者也有另一种反思了。其实草率结婚、离婚所带来的麻烦,也是国人利欲熏心所必然吞下的苦果。所谓“结婚需谨慎,离婚有风险”,你轻率无情地对待婚姻,婚姻自然也会无情地回报你,就别怪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”。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,许多人却“天真”起来,不再理性、不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,而是轻易地选择了相信,如此这般,其实跟赌博也没什么区别了,只不过这次,你的对手是生活,你的赌注是幸福。

  

  宿迁离婚律师网 友情链接  
网上宿迁律师 宿迁律师网 中国法律信息网 宿迁刑事辩护律师网 中国普法网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
宿迁法律顾问律师 宿迁劳动保障网 中国江苏 中国政府网 宿迁纪检监察网 沭阳纪检网 宿迁房产网 宿豫区人民检察院
宿城区人民检察院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法制新闻网 宿迁医疗事故律师 离婚律师网 离婚律师 婚姻与家庭离婚
设为主页  |  收藏本站 |